首页
威尼斯wns.8885556
企业简介
董事长致辞
企业文化
发展历程
组织架构
资质荣誉
承担课题
社会责任
视频中心
技术研发
技术平台
研发成果
国内与国际合作
市场与营销
产品中心
学术推广
市场活动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行业动态
员工活动
投资者关系
投资者关系
其他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English

依托新技术 迈出新步伐 慢性病管理期待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8-01-17
浏览次数:1740

中国医药报记者 满雪 报道  在近日举办的“中国-以色列慢性病医疗健康峰会”上,来自中国、以色列慢性病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产业人士就互联医疗时代慢性病的现状与未来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慢性病(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全球卫生难题,其持续时间长,与遗传、生理、环境和行为因素综合作用有关。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指出,下一阶段,我国重点防治的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口腔疾病,以及内分泌、肾脏、骨骼、神经系统和器官疾病等。

慢性病防治形势严峻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慢性病每年导致全球4000万人死亡,相当于全球总死亡数的70%。其中,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慢性病死亡人数最多(1770万人/年),其次是癌症(880万人/年)、呼吸系统疾病(390万人/年)以及糖尿病(160万人/年)。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加之不健康生活方式、环境变化、食品安全等因素影响,慢性病防治工作形势十分严峻。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监察专员常继乐介绍,我国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数占到了总死亡人数的86.6%,导致的疾病负担占到总疾病负担的70%。以心血管病为例,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甘辉立教授表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其死亡率居于疾病死亡首位,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据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超2.9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高血压2.7亿,而今后10年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中国心血管疾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慢性病管理期待革新

为了解决慢性病的形势,中国政府制定并实施了慢性病综合防治的战略,并将其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常继乐介绍说。《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明确了中国未来10年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目标和措施,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世界卫生组织慢性病综合防治框架提出的降低重大慢性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作为规划的核心目标和努力方向,争取用5~10年的时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慢性病管理干预,就像是到上游去植树造林、筑堤修坝,预防河流泛滥,防止更多的急性发作,就是把研究重点放在上游预防上。”甘辉立形象地说道。然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慢性病防控工作相对起步较晚,现阶段依然面临较严峻的挑战。甘辉立将目前阶段的心血管病管理现状总结为:“人口基数超,人群日益老。发病率趋增,城乡均较高。危险因素多,烟酒未控好。生活方式变,保健知识少。困穷而乍富,发展底子薄。平台欠完善,干预措施寥。”

甘辉立把患者比喻成落水者,做了进一步的说明:医生为了挽救这些落水者,拼命研究打捞落水者的先进器械,同时不分昼夜地苦练打捞本领,结果却事与愿违,多数落水者没等打捞上来就死了,即便幸运地被打捞上岸,也是奄奄一息,更糟糕的是落水者越来越多。

我国农村的慢性病管理干预缺位,或者说严重不足;城市慢性病管理的支撑点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这个支撑点的作用还远远不够。政府相关文件中特别指出“统筹社会资源,创新驱动健康服务业发展”,这给慢性病管理的行业带来了很多的发展机遇,要顺应互联医疗时代慢性病管理的要求,重塑新的管理模式。

互联医疗携手大数据应用

近年来科技发展十分迅速,在医疗技术供给方面已经能够初步实现物联网医疗。“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及其他技术手段为建立新的慢性病管理模式提供了新思路。互联医疗建立在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和专业医疗的基础上,能够帮助解决医疗资源不平衡和日益增加的健康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北京京东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喻陆指出:“应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构建‘互联医疗’的社会技术模型,利用技术实现远程提供保健服务的医疗保健管理和交付,以数据量化评估慢性病管理流程、以专业的医生指导服务保障质量、以互联理念将慢病管理融入生活。”

索罗卡·本古里安大学医学研究所维克多·诺瓦克教授表示,在治疗和预防慢性病方面,“大数据作为推动医疗卫生改善的新引擎,可能是新医疗技术发明的下一个前沿”。慢性病管理是对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进行包括膳食、行为、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管理和干预,而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甘辉立指出:“有必要把慢性病管理的对象从‘慢性病人和高危人群’再进一步扩展为‘慢性病人和高危人群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大数据恰恰为慢性病管理助一臂之力。维克多·诺瓦克教授说到,我们掌握的医疗数据非常有限,但我们有大量非医疗数据,例如通过手机存储的大量数据,包括谈话、消息、消费方式、收入等信息。这些虽不是医学信息,但其中的运动数据、购买模式、饮食习惯等数据却可以指示一部分健康状况。大数据可用于疾病的预测管理,维克多·诺瓦克教授指出,基于大数据的预测应针对系统而非个案。针对单个患者的预测在统计学上可能性不大,但是对整个群体的预测则是有效的。同时他提到,研究大数据需要与医生展开交流,这样有循证医学依托的数据才会胜出,才能投入应用。

互联医疗时代,如何运用新的技术与方法进行慢性病干预与管理仍需探索与研究,但这需要医生、卫生机构和公众等多方的共同参与。

来源: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报

返回列表